雜誌簡介: 吾愛吾家 創刊日期:民國68年元月1日。 發行宗旨:發揚文化,闡釋倫理,宣導政令,傳播新知。 發行對象:國軍眷屬、征屬及社會大眾。 刊物沿革:民國68年本刊由國軍「福利月刊」與「軍眷報導」併刊發行。版面32開本,60頁,每月發行3萬本。民國70年革新改版,增加至76頁。民國73年8月號,由76頁增至116頁,亦將騎馬裝釘改為無線膠裝。民國75年7月增加發行「公教版」,民國77年合併「軍民一家」月刊,增刊「征屬版」發行。發行數量由3萬、30萬、70十萬至100萬節節爆增,最高曾達160萬份。民國79年元月停止發行「公教版」,僅發行「眷屬版」、「征屬版」迄今,發行量維持在30餘萬本。民國90年元月擴大成24開本雜誌內容包括文學、藝術、知識、政論、醫藥、科技新知、兒童、青少年教育及家庭婦女生活常識等等,資訊多元內容包羅萬象,96年元月為因國軍文宣採購經費緊縮,調整刊物發行週期,由月刊改為季刊,於每年1、4、7、10月出版發行;改版後的吾愛吾家季刊內文(含封面)52頁彩色、48頁雙色印刷,除增進讀者閱讀興趣外,亦使文章品質更臻精緻化。
簡介
本期內容簡介
〈都市淨土以自然為師 關渡自然公園〉
淡水河流經臺北盆地,從淡水出海;關渡自然公園位在淡水河和基隆河的交會口,距離出海口約10公里。這一整片沼澤濕地具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,也擁有豐富的動、植物,自古以來就是候鳥南來北往重要的停留補給站。
關渡自然公園,在90年正式對外開放,成為臺灣北部重要的濕地保留區,提供生態保育、學術研究、環境教育跟民眾休閒的場域。
〈公車站軍事攝影展 讓全民國防深入日常〉
相信許多公車族的民眾都已注意到,近日在臺北市許多公車候車亭,有了不一樣的風景。為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,國防部規劃「114年國防部公車站軍事攝影展」,以「反侵略、護家園」為主軸,在34處公車亭,展出充滿戰鬥氣息的軍事攝影作品。這些記錄歷史與國軍訓練實況、人文風貌的圖片,別具時代意義。
國防部規劃的公車站軍事攝影展,區分「守護中華民國」、「軍民同心抗敵」、「青年挺身衛國」及「友盟共同奮戰」4大主題,精選抗戰期間歷史照片,以及國軍官兵國、內外攝影賽事獲獎軍事作品共156幅精選照片,期望引領民眾於通勤時刻,一同見證國軍官兵堅守崗位、保衛家園的身影與精神。
〈數位時代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〉
「小明,趕快去洗澡,不要再滑手機了!」
「好啦,等一下!」
這個等一下往往是再20分鐘、30分鐘……,最後上演的可能是一場親子衝突的戲碼。
令父母傷腦筋的不僅僅是孩子放不下手機或平板,更憂心的是孩子靜不下心來看書,似乎「書香」早已被「數位」所取代了。在這個滑一下就有動畫、點一下就能玩遊戲的數位時代,閱讀還能擄獲孩子的心嗎?
其實,閱讀與數位並不是敵人—只要方法對了,孩子不只能愛上閱讀,還能從中獲得更多樂趣!
〈打造神隊友 親密關係的必修課〉
對軍眷而言,親密關係經常面臨特別的挑戰,例如:長時間分隔、任務調動臨時且頻繁、軍中與家庭生活節奏迥異……在在考驗著雙方的信任與默契。走入婚姻時,我們多半都曾期許彼此能成為對方的後盾,但現實生活中,伴隨柴米油鹽、家事育兒等分工,心中不免也曾浮現「不怕神一般的對手,只怕豬一般的隊友」此類氣憤又無奈的埋怨吧?邀請你此刻先默默為伴侶打個分數,若1分是豬隊友,10分是神隊友,你會給幾分呢?
〈車床職人柳新發 為堅實國防工業安全獻心力〉
半世紀鑽研車床工作,練就一身非凡的技藝,柳新發不僅堅守謙和自持、待人以誠、光明磊落的傳統典範精神,更在工作上抱持兢兢業業、使命必達的信念,成為一位不折不扣的車床職人,因而受聘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推研中心顧問,為堅實國防工業安全,無私奉獻一己之力。
一雙青筋暴露,指甲間留著洗不掉的油漬,十指幾乎都無法伸直的手,是柳新發16歲當學徒以來,與車床工作母機奮戰的斑斑「戰績」。
〈LIMA 2025軍武科技匯聚多國競秀〉
兩年一度的蘭卡威國際海事航空展(LIMA 2025),自5月20日開幕後展開為期4天的軍武盛會。今年共有來自歐、美、亞多國嘉賓與軍備大廠前來共襄盛舉,並與地主馬來西亞簽訂相關合作備忘錄。根據主辦方統計,今年共有來自20餘國超過500家廠商,展出涵蓋航空、海事、飛彈系統、無人機等多元領域的科技與研發,吸引超過30萬人次到訪。
〈夏日涼拌菜 清新爽口透心涼〉
炎炎夏日難免食慾不振,一想到鑊氣騰騰的熱炒菜餚或是滾燙熱湯,總覺得汗都要噴出來了,還是吃些風味清爽的菜色才能消暑、開胃。這種時候,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些涼拌菜,甚至添增一些異國風味,不管是當成開胃菜喚醒味蕾,或是當成有飽足感的主食,冰涼滋味都能趕走暑氣。
小黃瓜絕對是涼拌菜首選;口感爽脆、滋味清甜,不但消暑解熱,還能降火解毒。挑選時以筆直硬挺、約15公分長的小黃瓜為優,表面最好還有些刺疣,那些彎彎又光滑的,看起來雖可愛,但口感卻差了些。
〈都市淨土以自然為師 關渡自然公園〉
淡水河流經臺北盆地,從淡水出海;關渡自然公園位在淡水河和基隆河的交會口,距離出海口約10公里。這一整片沼澤濕地具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,也擁有豐富的動、植物,自古以來就是候鳥南來北往重要的停留補給站。
關渡自然公園,在90年正式對外開放,成為臺灣北部重要的濕地保留區,提供生態保育、學術研究、環境教育跟民眾休閒的場域。
〈公車站軍事攝影展 讓全民國防深入日常〉
相信許多公車族的民眾都已注意到,近日在臺北市許多公車候車亭,有了不一樣的風景。為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,國防部規劃「114年國防部公車站軍事攝影展」,以「反侵略、護家園」為主軸,在34處公車亭,展出充滿戰鬥氣息的軍事攝影作品。這些記錄歷史與國軍訓練實況、人文風貌的圖片,別具時代意義。
國防部規劃的公車站軍事攝影展,區分「守護中華民國」、「軍民同心抗敵」、「青年挺身衛國」及「友盟共同奮戰」4大主題,精選抗戰期間歷史照片,以及國軍官兵國、內外攝影賽事獲獎軍事作品共156幅精選照片,期望引領民眾於通勤時刻,一同見證國軍官兵堅守崗位、保衛家園的身影與精神。
〈數位時代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〉
「小明,趕快去洗澡,不要再滑手機了!」
「好啦,等一下!」
這個等一下往往是再20分鐘、30分鐘……,最後上演的可能是一場親子衝突的戲碼。
令父母傷腦筋的不僅僅是孩子放不下手機或平板,更憂心的是孩子靜不下心來看書,似乎「書香」早已被「數位」所取代了。在這個滑一下就有動畫、點一下就能玩遊戲的數位時代,閱讀還能擄獲孩子的心嗎?
其實,閱讀與數位並不是敵人—只要方法對了,孩子不只能愛上閱讀,還能從中獲得更多樂趣!
〈打造神隊友 親密關係的必修課〉
對軍眷而言,親密關係經常面臨特別的挑戰,例如:長時間分隔、任務調動臨時且頻繁、軍中與家庭生活節奏迥異……在在考驗著雙方的信任與默契。走入婚姻時,我們多半都曾期許彼此能成為對方的後盾,但現實生活中,伴隨柴米油鹽、家事育兒等分工,心中不免也曾浮現「不怕神一般的對手,只怕豬一般的隊友」此類氣憤又無奈的埋怨吧?邀請你此刻先默默為伴侶打個分數,若1分是豬隊友,10分是神隊友,你會給幾分呢?
〈車床職人柳新發 為堅實國防工業安全獻心力〉
半世紀鑽研車床工作,練就一身非凡的技藝,柳新發不僅堅守謙和自持、待人以誠、光明磊落的傳統典範精神,更在工作上抱持兢兢業業、使命必達的信念,成為一位不折不扣的車床職人,因而受聘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推研中心顧問,為堅實國防工業安全,無私奉獻一己之力。
一雙青筋暴露,指甲間留著洗不掉的油漬,十指幾乎都無法伸直的手,是柳新發16歲當學徒以來,與車床工作母機奮戰的斑斑「戰績」。
〈LIMA 2025軍武科技匯聚多國競秀〉
兩年一度的蘭卡威國際海事航空展(LIMA 2025),自5月20日開幕後展開為期4天的軍武盛會。今年共有來自歐、美、亞多國嘉賓與軍備大廠前來共襄盛舉,並與地主馬來西亞簽訂相關合作備忘錄。根據主辦方統計,今年共有來自20餘國超過500家廠商,展出涵蓋航空、海事、飛彈系統、無人機等多元領域的科技與研發,吸引超過30萬人次到訪。
〈夏日涼拌菜 清新爽口透心涼〉
炎炎夏日難免食慾不振,一想到鑊氣騰騰的熱炒菜餚或是滾燙熱湯,總覺得汗都要噴出來了,還是吃些風味清爽的菜色才能消暑、開胃。這種時候,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些涼拌菜,甚至添增一些異國風味,不管是當成開胃菜喚醒味蕾,或是當成有飽足感的主食,冰涼滋味都能趕走暑氣。
小黃瓜絕對是涼拌菜首選;口感爽脆、滋味清甜,不但消暑解熱,還能降火解毒。挑選時以筆直硬挺、約15公分長的小黃瓜為優,表面最好還有些刺疣,那些彎彎又光滑的,看起來雖可愛,但口感卻差了些。
作者簡介
雜誌簡介
吾愛吾家
創刊日期:民國68年元月1日。
發行宗旨:發揚文化,闡釋倫理,宣導政令,傳播新知。
發行對象:國軍眷屬、征屬及社會大眾。
刊物沿革:民國68年本刊由國軍「福利月刊」與「軍眷報導」併刊發行。版面32開本,60頁,每月發行3萬本。民國70年革新改版,增加至76頁。民國73年8月號,由76頁增至116頁,亦將騎馬裝釘改為無線膠裝。民國75年7月增加發行「公教版」,民國77年合併「軍民一家」月刊,增刊「征屬版」發行。發行數量由3萬、30萬、70十萬至100萬節節爆增,最高曾達160萬份。民國79年元月停止發行「公教版」,僅發行「眷屬版」、「征屬版」迄今,發行量維持在30餘萬本。民國90年元月擴大成24開本雜誌內容包括文學、藝術、知識、政論、醫藥、科技新知、兒童、青少年教育及家庭婦女生活常識等等,資訊多元內容包羅萬象,96年元月為因國軍文宣採購經費緊縮,調整刊物發行週期,由月刊改為季刊,於每年1、4、7、10月出版發行;改版後的吾愛吾家季刊內文(含封面)52頁彩色、48頁雙色印刷,除增進讀者閱讀興趣外,亦使文章品質更臻精緻化。
吾愛吾家
創刊日期:民國68年元月1日。
發行宗旨:發揚文化,闡釋倫理,宣導政令,傳播新知。
發行對象:國軍眷屬、征屬及社會大眾。
刊物沿革:民國68年本刊由國軍「福利月刊」與「軍眷報導」併刊發行。版面32開本,60頁,每月發行3萬本。民國70年革新改版,增加至76頁。民國73年8月號,由76頁增至116頁,亦將騎馬裝釘改為無線膠裝。民國75年7月增加發行「公教版」,民國77年合併「軍民一家」月刊,增刊「征屬版」發行。發行數量由3萬、30萬、70十萬至100萬節節爆增,最高曾達160萬份。民國79年元月停止發行「公教版」,僅發行「眷屬版」、「征屬版」迄今,發行量維持在30餘萬本。民國90年元月擴大成24開本雜誌內容包括文學、藝術、知識、政論、醫藥、科技新知、兒童、青少年教育及家庭婦女生活常識等等,資訊多元內容包羅萬象,96年元月為因國軍文宣採購經費緊縮,調整刊物發行週期,由月刊改為季刊,於每年1、4、7、10月出版發行;改版後的吾愛吾家季刊內文(含封面)52頁彩色、48頁雙色印刷,除增進讀者閱讀興趣外,亦使文章品質更臻精緻化。